這次的香料搭配不是一般的日式咖哩,而是滿滿的印度味(?),有黑芥末子、孜然和肉豆蔻,加上茄子和鷹嘴豆補充植物系蛋白質,最特別是燉煮前要在鍋子裡插一根點燃的肉桂棒(這是傑米奧利佛發明的),增加異香的同時還可以順道作法許願讓它變好吃喔🪄(這個是KO發明的(⁎⁍̴̛ᴗ⁍̴̛⁎))
這次的香料搭配不是一般的日式咖哩,而是滿滿的印度味(?),有黑芥末子、孜然和肉豆蔻,加上茄子和鷹嘴豆補充植物系蛋白質,最特別是燉煮前要在鍋子裡插一根點燃的肉桂棒(這是傑米奧利佛發明的),增加異香的同時還可以順道作法許願讓它變好吃喔🪄(這個是KO發明的(⁎⁍̴̛ᴗ⁍̴̛⁎))
話說我原本是打算把油燒熱來個油潑大蒜製造熱炒風沙拉醬,但懶癌上身不想開火決定改用微波爐,效果也是香噴噴👃蔬菜的部分使用紅蘿蔔取代要一片一片洗的葉菜,用刨刀刨成緞帶狀,好看之餘也更好入口,吃起來酸甜入味,咖滋咖滋超刷嘴😋
Halloumi 哈魯米起司是我最近發現的酷食材,這種源自賽普勒斯的白乾酪特色是遇熱不會融化,煎或烤後外表脆脆口感紮實,有點像豆乾,但乳香濃郁越嚼越香,有點鹹鹹的搭配西瓜做成烤串,更能襯托西瓜的清甜,中秋烤肉出這道絕對全場焦點🤩
加那利群島canary islands是西班牙的自治區,但卻沒有和其國土相連,而是位非州大陸旁,溫暖的天氣尬陽光沙灘被很多歐美人士視為度假勝地,也是作家三毛曾經定居過的地方,但俗人如我不會游泳也不是文藝咖,只對吃比較有興趣🙈,這款紅醬就是當地特色,由甜椒、辣椒、大蒜、小茴香、紅酒醋、鹽和橄欖油製成,吃起來酸酸辣辣很開胃,可以沾肉沾菜沾薯條,可說是番茄醬等級的存在。
日頭赤炎炎懶得下廚房,就適合來點涼拌菜。簡單將手邊蔬菜刨成絲,點綴些許富含蛋白質的鷹嘴豆增加飽足感,通通裹上當季酪梨調製而成的酸甜沙拉醬,就能無痛攝取膳食纖維,同時補充對身體好的油脂,就是善待味蕾更照顧腸胃的一餐~
火鍋是KO家懶得做菜時常見的菜色(如果可以算的話),天冷常吃,天熱嘛,冷氣開下去當然也可以吃,偏偏家裡人丁單薄、戰力也薄,總是會剩下幾片白菜或高麗菜什麼的,那個量很尷尬,當一餐有點少、丟掉又浪費,倒是隔天早上拿來拌沙拉正好👌(...講那麼多這其實就是老外常吃的涼拌高麗菜slaw的KO氏變體啦😆)
Tapenade是南法冷餐和熟肉店冰櫃裡常見的抹醬,主要材料是橄欖、酸豆、大蒜(有時候還有鯷魚)等,可說是濃縮天地精華的鹹鮮,不只抹麵包好用、還可以配沙拉、配肉或當烤雞的調料,怎麼搭都好吃,重點是作法超~簡~單~甚至連開火都不用,只要會開罐頭就能輕鬆生成👌
認識這道菜也是從旅遊節目看來的,不過主持人造訪的不是敘利亞,而是法國南部臨海的馬賽,此地自古以來就是文化的大熔爐,有法國的、鄰國義大利的還有北非風情,最近一波則自來自中東的敘利亞移民,移民媽媽為了養家開了間小菜館,其中這道以薄荷調味的櫛瓜醬就是人氣招牌菜,作法簡單味道清新,適合春夏時節享用~
Gigantes Plaki是希臘一道簡單到不行的茄汁燉豆,幾樣食材切切放一鍋煮煮就好,唯一有難度的步驟大概就是開罐頭?(當然用新鮮的也很好,但這樣就不符合老希們的懶散style),偏偏這個組合很好,尤其是上頭點綴帶有淡淡鹽味酸味的菲達起司更是畫龍點睛,拿根湯匙就會不小心吃光光🙈
最近在菜市場看到羽衣甘藍(Kale),這風靡歐美的超級食物,一般印象又粗又苦所以比較少買,但難看到就來個全營養沙拉盤,配上有異國風味的哈里薩辣肉丸、扁豆和堅果,纖維、蛋白質、非精緻澱粉和優質脂肪都幫你準備好了~(想要更Detox一點可以把牛肉換成雞胸肉,去掉起司(這我好愛捨棄不了))
這是法國利穆贊大區Corrèze一帶的鄉土菜,此地不靠海以農牧為主,自然也反應在料理上,簡單的 #馬鈴薯 、巴西利、鹽和胡椒煎一下就是一餐,豪華一點就加碼雞蛋和培根(人生苦短,咱肯定是兩個都來點😆),黃黃圓圓就像餐盤上的太陽,入口的鹹香酥軟也讓心情跟著陽光普照了起來🌞
這次來挑戰讓仙女餐不像在啃草🤓秘密武器是被逆轟人封為「國寶級仙菇」的舞菇,這菇口感爽脆、香氣獨特,還富含多種營養,可說是內外兼具。先用迷迭香煙燻昇華風味、再打顆蛋,最後用烤箱烤得香香軟軟邊邊脆脆,整道高纖少油還有蛋白質,正餐點心都能搭,讓妳美得像朵花~
第一次看到Fergesë有種鹹豆漿的既視感,白白紅紅又黏呼呼還真說不上美觀,但細看食材有甜椒、蕃茄等,和重點喔:要加很多很多很多~起司,您說這樣怎麼可能會不好吃,難怪號稱阿國國菜之一,果然食物跟人一樣都不可貌相啊😆
懶得洗生菜又不能不吃菜,那就拌點蕃茄來吃吃(分享個冷知識:牛蕃茄是蔬菜,小蕃茄是水果,所以我們這裡是用牛蕃茄~),調味使用清爽的油醋醬,最後加上巴薩米克醋漬葡萄乾和堅果畫龍點睛,吃起來酸酸甜甜很唰嘴喔
常見的四季豆除了乾煸清炒,川燙後冰鎮更顯脆嫩,天氣漸熱做成涼菜再適合不過。調味的部分源自西餐沙拉常見的油醋醬,只是我們把橄欖油和醋換成更貼近台灣胃的醬油、麻油和醋,最後撒上煸得酥香的蔥和辣椒,一盤色香味不用十分鐘就到位👌
茴香這物評價兩極,愛的很愛,怕的很怕,小時候我屬於後者,長大後秉持實驗精神(一方也是覺得它長得美,總是忍不住手滑,人果然是視覺動物)試過其他料理法,才發現我應該只是不愛炒麻油這一味。茴香在中西食療都很有名,相傳對消化有幫助,用來拌薯泥正好,增香增色之餘,吃多也比較不會脹氣~
塔布勒沙拉是地中海和中東地區的家常配菜,由黃瓜蕃茄和適量澱粉組成,調味是清爽的檸檬尬橄欖油。這菜有人加北非小米couscous,但我更喜歡「布格麥Bulgur」的QQ口感,這種乾燥小麥富含纖維和營養,是很健康的原型澱粉,而且烹調超簡單,熱水泡一下就成,如此懶人恩物值得大力推廣📣
今天開箱的特別嘉賓是中東芝麻醬Tahini,和台式芝麻醬相比,顏色和風味都更為淡雅,拿來做醬不搶主角風采剛剛好。搭配當季食材茄子,用烤箱烤得鬆軟美型,不再是小時候營養午餐裡那個黑黑糊糊的暗黑料理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