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_8038.jpg

 

第一次吃蘭姆巴巴是在某歐式餐廳,一入口糖漿攜手酒香就在嘴裡爆棚演出,一見鍾情般擄獲酒鬼KO的芳心🫶查了食譜發現不難,偏偏我懶得做麵包體,決定改用市售布里歐取代(而且專業師傅做的一定比我做的好吃),剩下的活兒就是燒鍋糖漿讓它泡溫泉,瞎做成果87分像,給過👌

 

📖 關於蘭姆巴巴:


Baba au rhum是傳統法國甜點之一,相傳起源是18世紀波蘭國王Stanisław Leszczyński造訪法國洛林(Lorraine)一代時覺得Kouglof(一種像麵包也像蛋糕的點心,中文多譯為咕咕霍夫)太乾硬就浸酒再吃(也有一說這其實是糕點師Nicholas Stohre的創意,我覺得這比較可信,哈),後取名Baba,就是阿里巴巴(Alì Babà)的巴巴,意味不明,我猜可能是老人家覺得自己這樣搞很好吃很有創意就像變魔法一樣(?)
 

Stanisław_Leszczyński_par_Girardet

江湖傳說非常懂吃的波蘭國王Stanisław Leszczyńsk
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

 

Kouglof

被嫌棄太乾硬的Kouglof咕咕霍夫
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

 

有趣的是當時的Alì Babà蛋糕和我們現在熟悉的版本不同,原始的蛋糕體有加番紅花和葡萄乾。
 
糕點師Nicholas Stohre後來跟嫁給法王路易十五的波蘭公主一起來到法國,不久後,他這招蛋糕澆酒的做法多採用蘭姆酒(取自殖民地的各種利口酒在法國貴族間很流行),得名「Baba au Rum ( 或簡稱Rum Babà或Babà)」。
 
之後蘭姆巴巴輾轉傳到拿坡里,也開始在義大利流行起來。

 

FireShot Capture 551 - Rum Babà_ History, Info, Interesting _ - https___www.webfoodculture.com_nea

拿坡里的巴巴會用特別的圓柱模具去烤,成品形狀像小蘑菇,可可愛愛

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webfoodculture.com/neapolitan-rum-baba-history-info-interesting-facts/)

 

 



材料.一人份

.麵包店買的布里歐_1個


❮糖漿❯
.柳橙皮_0.5顆份
.糖_30克
.水_100毫升
.蘭姆酒_20毫升

 

IMG_8941


作法

1.先刨點橙皮(小心不要刨到白色的地方,會苦)

IMG_8942

 

2.煮糖漿:
➔ 混合水、糖和橙皮,煮個2~3分鐘。
➔ 加入蘭姆酒(如果是無酒不歡的朋朋可以熄火再加,如果是有酒膽沒酒量那就再加熱一下加減把酒精燒掉)

IMG_8943

 

IMG_8944

 

3.泡麵包:
➔ 把麵包泡進熱糖漿裡。翻面也泡一下,如果不介意麵包變形可以壓一壓幫助吸收,總之就是泡到麵包快爛掉但還沒爛掉的程度~
➔ 撈起放在架上瀝乾放冷,我喜歡放冷藏冰冰吃更美味喔~

IMG_8945

 

IMG_8946

 

IMG_8947

 

4.成品圖。

DSC_8034

 


 
 
IG長條

臉書長條

arrow
arrow

    kokofound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