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age

 

St. Bride’s Church的塔樓
霧都天際線的結婚蛋糕塔

 

 


 

Fleet Street一帶直到1980年代以前都是英國媒體業的大本營,因此,這座藏在鋼筋水泥裡的聖布里奇教堂(St. Bride’s Church)一直都被視為記者和出版業的守護者。

 

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,是它那根高達69公尺的塔樓,雖然略矮於聖保羅大教堂,但依舊是倫敦天際線重要的一員,除此之外,相傳它也是三層結婚蛋糕的靈感來源呢。(這教堂的名字裡也剛好有一個 “Bride”,真的很巧)這一切,要從1703年的一段烘焙坊學徒阿湯弟(Thomas Rich)為愛苦練專業、嚴勇娶老闆掌上明珠的故事開始說起。

 

 


⬆︎大概是類似這樣的狀態,照片非故事當事人

(圖:http://www.londonandpartners.com/media-centre/press-releases/2011/visit-london-has-its-cake-and-eats-it)

 

當這對小情侶相知相惜、萌生想婚念頭的同時,年輕的阿湯弟也總算熬出頭成了獨當一面的糕餅師。他想啊,身為蛋糕師傅要把最愛的女孩娶回家,肯定需要一個厲害的蛋糕,除了是給愛人的一個驚喜、更重要的是要向準丈人證明自己是個值得託付的對象,儘管做不到像小當家那樣會有金龍飛出來,人家再怎麼說也從聖布里奇教堂裡的塔樓得到靈感、用糖霜胡了個多層大蛋糕,如此前無古人的浮誇設計後來一炮而紅,從此成為經典蛋糕造型的始祖。

 

而故事的附標之所以會下想婚族的荷包殺手,原因得追朔一下結婚蛋糕的歷史:(一方面也是爬完資料發現有些實在太獵奇,想跟各位分享分享)


最早最早在古羅馬時期,婚禮上並沒有要吃蛋糕,也跟糖沒啥關係,當時人們吃的是一種類似司康的麥餅。其中有個橋段是大家會在新娘頭上撥碎這塊餅,然後邀請賓客......分食新娘秀髮裡的餅乾屑討吉利,當時沒照片,容我提供大家這個87分像的示意圖:




⬆︎某方面來說,也是種和老祖宗猴子致敬的概念(?)

(圖:https://twobeesinablog.com/2017/04/25/the-number-one-excuse-to-get-married/)


這習俗傳到不列顛群島後,撥餅乾轉變為更符合海島子民豪邁個性的投擲運動:向新娘扔麵包,以此代表新娘子很棒能增產報國(新娘子該慶幸那時候不流行鮮奶油)。

 

中世紀後,扔麵包走入歷史,人們改玩起麵包疊疊樂,就是將麵包或餅乾盡可能堆高,如果新人能隔著麵包塔親吻到對方且不弄掉任何麵包的話,這段婚姻就會美滿順利。

 

而真正專屬婚禮的糕點,則要到1685年才問世,史稱「Bride’s Pye」。根據早期的描述,要製作一個Bride’s Pye,你需要先準備很多「兵乓叫小派」,如牡蠣口味、羊睪丸口味雞冠口味等等,然後加入松子和甜棗等增添風味(古英國版的呷甜甜生兒子?(閩南俗語:祝人早生貴子),最後把這些好料通通用奶油麵團通通封起來......謝天謝地,此等黑暗料理在十七世紀就被正常的蛋糕取代,到了十八世紀拜前文阿湯弟所賜從單層變成多層的款式,從此邁向燒錢的不歸路。

 


⬆︎傳說中的Bride’s Pye,獵奇到有小鳥飛出來我都不意外了啦

(圖:https://waterbutterwine.wordpress.com/2009/07/31/brides-pye/)

 

介紹完蛋糕的歷史,讓我們把話題拉回聖布里奇教堂本身,我很推薦大家可以到地底下的地窖看看,裡頭展示諸多古羅馬時期遺跡和一些文物,可以藉此認識教堂本身和這個地區的發展史。

 

image

⬆︎話說這個St. Bride’s Church在倫敦其實已經有將近2000年的歷史了。

 

說不定你會跟我一樣,遇到一段奇妙的插曲喔:

 

初抵聖布里奇教堂時,我只在建築周圍繞繞,由於主建築的門是關著、加上裏頭沒半個遊客只有一個在接待桌打瞌睡的阿伯,我有點猶豫要不要進去,當然後來還是進去了。

 

會來參觀這地窖的族群還蠻奇妙,沒什麼觀光客、也沒有年輕人,清一色都是退休銀髮族,而且還是那種有導覽的團體課(我一直找不到適合的詞,文化進香團?),總之爺爺奶奶認真的模樣我覺得很動人。他們走後,只剩下零星的遊客,突然有一位頹著背、穿著得體的老先生操著濃濃英國腔跟我搭話。

 

“妹妹啊,妳是哪裡人啊?”伯伯問(好啦,我承認那妹妹二字是我自己加的,人家當時還年輕嘛)

“我來自台灣,您知道台灣嗎?”我說

“我當然知道啊!我研究歷史、寫書,也有在學校教英文喔~”伯伯說

 

我們聊了一些事情,雖然我英文程度有限無法完全聽懂他每個字的意思,但透過他的分享,可以知道身為一個外國人如何看待兩岸關係。(這裡我們不討論統獨立場問題,我只是單純以我的理解轉述他的話,也許有點出入,還請各位見諒。)伯伯說他有時候會遇到來自台灣的學生或朋友,總是跟他說台灣和中國大陸是不一樣的,給他的感覺就是我們總是在切割,他不太能理解這樣的想法,畢竟文化是有脈絡、會互相影響的,他覺得我們不能否認對岸的文化確實是台灣文化發展的根基之一,所以如此一直撇清關係其實是很怪的一件事。他也提到,亞洲旅客到大英博物館參觀總是驚嘆於館方的收藏,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很多博物館的館藏根本都是掠奪來的,裏頭能帶表自己本國的文物反而不多,所以其實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本身的文化就很棒,我們應該感到驕傲,而不是一個勁兒的欽羨別人。

 

聊到最後,他寫了個mail給我,說有機會也可以上網看看他的著作。我還真的有去查XDD
好象是個獨立學者???反正是個奇人就對了。
 

image



 


📍方向指南

 

St. Bride’s Church

Fleet St, London EC4Y 8AU英國

 



檢視較大的地圖

 


 

往下看更多倫敦的神秘小角落

 

⬇︎KOKO找到_不尋常的倫敦Google 地圖懶人包 ⬇︎



 

⬇︎The most XXX in London⬇︎
倫敦最小登錄建築_K2紅色電話亭,保證原廠正貨
英國最小警察站_好警察,不吃肥
倫敦最早飲水噴泉_喝好水,保健康
倫敦最小房子10 Hyde Park Place_盜墓者不要來亂
全英最早自助投幣洗衣機 The Central Wash Cleaner

⬇︎不是文青也可以去的小眾博物館⬇︎
Geffrye Museum傑夫瑞博物館_歡迎回家,客廳時光機(順便吃吃倫敦人打卡名物小荳蔻麵包)
約翰索恩博士博物館_囤積系收藏家的家(順便看看以前倫敦好野人藏寶貝的小金庫)
Wellcome Collection 製藥巨擘愛亂買_貞X帶、木乃伊通通收(順便吃吃揪甘心平價下午茶)
Ragged School Museum貧民學校博物館_100年前小朋友是這麼上學的

⬇︎掘地三尺,考古風觀光路線⬇︎
Magpie Alley Crypt_記者腳下700年!辦公樓下14世紀修道院遺跡
Kingsway Tram Subway電車遺跡_老倫敦通勤回憶
Aldwych Tube Station幽靈車站_消失得比9又3/4月台更徹底

⬇︎你不知道的倫敦橋八卦⬇︎
路邊泰國餐廳上的St. Olva雕像_讓鐵橋垮下來的殺氣ㄟ挪威少年王
The Ferryman’s Seat苦逼擺渡人的待命時光_老闆有交代:屁股太大不予錄取
藏在倫敦塔橋下的露天停屍間Dead Man’s Hole_觀光客外看不見的人山人海
和倫敦塔橋爭寵失敗的Tower Subway 泰晤士河水底地下道

⬇︎爾等平民不該知道的上流秘密⬇︎
Pickering Place金牌特務新總部...隔壁的小巷子_PK單挑、找小姐、賭身家的好地方
威靈頓公爵的下馬石_在逃離家裡黃臉婆的和哥兒們聚聚的路上,腿短也能帥氣下馬
有女王罩我慢慢雕,特拉法加廣場獅子像_霸氣獅子頭混搭汪星人舌頭的反差萌
倫敦最老酒吧the Ye Olde Mitre裡的櫻桃樹_女王和小鮮肉的放閃小天地
York House Watergate_泰晤士河水岸第一排豪宅,絕美(後來絕臭)登場
Kenwood House裡的假橋_免費入園,看看17世紀最強坪數灌水數
Giro’s Grave 大使愛狗的墓仔埔_全英唯一,愛の納粹遺跡


⬇︎大馬路上沒穿衣服的裸男裸女們⬇︎
Bread Basket Boy(the Panyer Boy)CP值好低!根本帶賽的吉祥物
Pye Corner的金身小胖弟_失望的是紀念世紀大火沒用消防猛男
St Pancras New Church瘦不下來少女悲歌_藝術家腦洞大開女神柱變大媽柱

⬇︎教堂其實是人生跑馬燈的收納專家⬇︎
St. Bride’s Church的蛋糕狀塔樓_想婚族的荷包殺手
Tyburn Convent超隱密修道院界7-11_24小時禱告不間斷
​​​St Stephen Walbrook 教堂_CP值超越聖保羅大教堂,姐妹款穹頂免費看
Christ Church Greyfriars Garden_比剪X雞更兇殘(抖)恐同王后的反擊
St Dunstan-in-the-East Church Garden_金融界溫拿私藏最美秘境花園

⬇︎風韻猶存高顏值老屋精選⬇︎
The Charterhouse in London_都鐸風水世家,600年老宅免費看
Royal Hospital Chelsea_五星級榮民院,逛完哈洛德,省荷散步首選
Burgh House and Hampstead Museum_一定愛配鐵鏽水~18世紀神泉名醫故居
Fenton House_英式中產美學生活第一步:正確地瞞著另一伴買東西
Fulham Palace_主教的家,都鐸女王指定再訪深夜食堂

⬇︎幫高調!路邊的素人潛力股⬇︎
The Police Call Box_超越世間情!史上超長壽英劇吉祥物
The Handlebar Club阿公級翹鬍子俱樂部_喜劇巨擘親傳撩妹術
Lloyds Law Courts分行_賣紅茶好賺到開銀行!?全倫敦最美銀行
Canonbury Tower_都鐸喬事王,神秘共濟會其實也有搞不定的時候

 

⬇︎跟著倫敦百姓這樣吃特輯⬇︎
Regency Café攝政咖啡_英國美而美,大叔的超磁性取餐叫號
The Buttery Cafe下午茶推薦_阿公阿嬤都說讚!酥到掉渣老屋司康_
Paul Rothe & son老熟食Deli_別再吃超市三明治啦!來口百年職人手作好味道
Andrew's Restaurant 60年英式早餐簡餐_尾隨阿公覓食去,意外發現記者愛店
Sandro's Cafe_跟著工頭俗俗吃!隱藏版免排隊英式早餐(近Portobello古董市集)

 

⬇︎持續更新,更多英倫奇文不漏接⬇︎
 
 

IG(KOUK)長條.png

 
arrow
arrow

    kokofound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